近年来,网文改编剧那可真是火得一塌糊涂,一部接一部地霸屏。

像《庆余年》,一经播出就成了爆款,口碑、热度双丰收,剧中复杂的权谋斗争、鲜活的人物形象,还有对人性的深度挖掘,让观众们看得那叫一个过瘾。

这不,又一部网文大 IP《大奉打更人》改编成剧上线了,本以为能延续辉煌,再造传奇,可谁知道,现实却给了大家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部剧开播后,问题频出,口碑直线下滑,和《庆余年》的成功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同样是网文改编,咋差距就这么大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

开局对比:悬念营造与世界观引入

咱们先从开篇说起,一部剧能不能抓住观众的心,开篇那几分钟可太重要了,得像钓鱼一样,一下子抛出个大 “钩子”,把观众的好奇心给勾起来。

《庆余年》在这方面那可真是行家。开篇就玩起了穿越时空的把戏,现代青年范闲带着现代的知识、思想,一头扎进了一个神秘莫测的古代世界。这一来,两种不同时代的碰撞,火花 “噌” 地就冒出来了。

而且呢,编剧还特别会 “挖坑”,范闲的身世之谜就像一团迷雾,笼罩在剧情之上。他为什么会穿越?他在这个古代世界有着怎样的使命?这些悬念一个接一个,就像一把把小锤子,敲得观众心里直痒痒,迫不及待地想跟着范闲走进这个奇幻世界,一探究竟。

再看看《大奉打更人》,开篇虽说也想搞出点动静,弄了个税银失踪案,想让主角许七安一展身手。可这案子办得吧,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

推理过程简单粗暴,就跟小孩过家家似的,许七安随随便便就找出了真相,感觉这案子不是用来考验主角的,而是专门为了衬托他的 “英明神武” 而设的。观众满心期待的烧脑推理、层层反转呢?啥都没有。

而且,对于世界观的引入也是马马虎虎,大奉王朝这个世界到底啥样,有哪些势力,背后藏着什么秘密,观众看完开篇还是一头雾水。就好比你去旅游,导游光带着你在景区门口转了一圈,啥都没介绍清楚,你能满意吗?

这开篇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大奉打更人》在起跑线上就摔了个大跟头。

剧情深度、节奏和逻辑的差距

咱接着唠唠剧情的深度。

《庆余年》是一部有深度的剧,它不仅仅是在讲一个故事,更是在探讨人性、社会和成长这些深刻的话题。

范闲,他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一路摸爬滚打,历经权谋斗争、生死考验,逐渐成长为一个心怀天下、坚守正义的英雄。在这个过程中,咱们能看到人性的复杂,有像陈萍萍滕梓荆这样为了情义不惜一切的人,也有像长公主、二皇子那样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的人。

而且,剧中对社会阶层的刻画也入木三分,展现了底层百姓的艰辛、贵族阶层的腐朽,让观众对那个虚构的庆国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每一个情节、每一个人物的选择,都像是一把手术刀,剖析着人性与社会的肌理,让人看完忍不住深思。

反观《大奉打更人》,就显得浅薄多了。主角许七安看似一路开挂,从税银案到各种奇奇怪怪的案子,一路顺风顺水地就解决了。可这过程中,对人性的挖掘、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呢?几乎没有。

他破案更多像是为了完成任务,凸显自己的 “英明”,至于这些案子背后反映的社会矛盾、人性挣扎,统统被忽略了。观众跟着看下来,除了看个热闹,啥也没留下,就像吃了一包没营养的零食,吃完就完了,没有回味的余地。

再谈谈剧情节奏,这也是两部剧拉开差距的关键因素。

《庆余年》的节奏把控那叫一个绝,该紧张的时候,那气氛紧张得像拉满的弓弦,让人喘不过气来。

《大奉打更人》呢,节奏完全乱套了。前几集为了凸显主角,案子一个接一个地破,还破得莫名其妙,快得像走马灯,观众都来不及反应。

最后,咱们不得不提剧情的逻辑连贯性。

《庆余年》在这方面堪称典范,剧情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范闲的每一步行动,都有着充分的动机和铺垫,他为什么要去北齐,去了之后又如何布局,如何与各方周旋,都能从前面的剧情中找到线索。

而且,剧中的各种势力、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但编剧处理得非常巧妙,条理清晰,让观众一目了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到后面都可能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这种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手法,让人不得不佩服编剧的功底。

再看看《大奉打更人》,逻辑漏洞多到像筛子一样。推理过程敷衍了事,全靠主角一张嘴,嫌疑人就乖乖认罪,这哪是探案,简直是 “神棍” 做法。

人物的行为逻辑也时常 “掉线”,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让人摸不着头脑。这种逻辑混乱的剧情,观众看起来就像在雾里看花,越看越迷糊,哪还有心思继续追下去呢?

人物塑造方面的差距

咱们再聊聊主角,一部剧的主角那可就是灵魂人物,得像磁石一样,把观众牢牢吸住。

范闲,他的魅力那是多面开花。一方面,他机智勇敢,面对庆帝、陈萍萍这些老谋深算的权贵,丝毫不惧,在权谋斗争的漩涡中心还能游刃有余。另一方面,他又心怀悲悯,对底层百姓的苦难感同身受,立志要为他们闯出一片天。

而且,范闲的成长那是有目共睹,从初入京都的懵懂少年,到历经沧桑、看透权谋的成熟谋士,每一步都伴随着血与泪,让观众见证了他的蜕变,就好像陪着自己的朋友一起长大,这种情感共鸣,能不强吗?

反观许七安,人设就有点 “飘” 了。一开始就是个开挂的存在,破案如有神助,各种技能无师自通,仿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全能天才”,没有一丝成长的痕迹。他的性格呢,也缺乏深度,除了偶尔耍耍嘴皮子,搞点小聪明,看不到他内心的挣扎、成长与蜕变。

观众很难从他身上找到共鸣,就像看一个陌生人在台上表演,看完了,啥感觉也没有,这样的主角,怎么能撑起一部剧呢?

除了主角,配角也是一部剧成败的关键。

《庆余年》的配角群像那可是堪称一绝,个个出彩,让人印象深刻。陈萍萍,坐在轮椅上,却掌控着天下情报,表面冷酷无情,杀人不眨眼,可内心却炽热如火。

还有范思辙郭麒麟把他演活了,痴迷于赚钱算账,看似玩世不恭,实则重情重义,为了家人、朋友,关键时刻绝不掉链子,他承包了剧中大部分笑点,让紧张的剧情有了轻松的调味剂。

这些配角,每一个都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追求,他们与主角相互映衬,共同编织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庆国世界。

再看看《大奉打更人》,配角就显得黯淡无光了。大多数配角都沦为了主角的陪衬,是彻头彻尾的工具人。比如许七安身边的那些同事,除了跟着主角喊喊口号,打打下手,就没有别的作用了,人物形象单薄得像张纸,一吹就倒。

女主角们呢,也没能逃脱 “花瓶” 的命运,围着主角转,没有独立的性格、思想,只是为了谈恋爱而存在,观众记不住她们的名字,更看不到她们的魅力。

一部剧没有出彩的配角,就像一幅画只有主角一个亮点,其他地方都是灰暗的,怎么能吸引人呢?

主演演技表现的差距

张若昀在《庆余年》里那可真是把范闲给演活了。

在面对滕梓荆之死时,他眼中的悲愤、自责与决绝,不用一句台词,观众就能感受到范闲内心的煎熬与复仇的决心。

而且,张若昀的台词功底扎实得很,无论是慷慨激昂地陈词,还是轻声低语地谋划,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像重锤一样敲在观众心上,让观众沉浸在范闲的情感世界里无法自拔。

再看看王鹤棣在《大奉打更人》中的表现,就有点不尽人意了。虽说他凭借《苍兰诀》走红后积攒了不少人气,可在这部剧里,演技短板暴露无遗。

他饰演的许七安,本应是个机智圆滑、历经磨难成长的角色,可王鹤棣演起来,总感觉差点火候。在一些情绪爆发的戏份里,他的表情过于夸张,五官乱飞,像是在刻意表演,而不是真情流露,观众看着就容易出戏。

台词方面也是硬伤,口音问题时不时冒出来,断句、重音处理得很生硬,让人听着别扭,就像一盘好菜里掺了沙子,影响了整体的观感,这怎么能扛起一部剧呢?

经典难复制,用心才是王道

从各方面来看,《大奉打更人》与《庆余年》都有着不小的差距。

《大奉打更人》注定无法复制《庆余年》的辉煌,因为它太烂了!大 IP 固然有吸引力,但要想打造出爆款,可不是光靠炒炒热度、蹭蹭流量就行的。

得像《庆余年》的创作团队那样,用心去打磨剧本,精心设计剧情,把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只有这样,才能拍出观众喜闻乐见的好剧。

否则,就算手握再好的 IP,也只能是白白浪费,沦为观众吐槽的对象。


更多

猜你喜欢

119
891
102
987
777
739
433
368
211
更多

相关热播

520
702
686
434
933
385
264
849
405
987

影片评论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